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

上帝的建築師~高地誕生165年展

1041031日雖然曾經到巴塞隆納參觀的高地的奎爾公園和聖家堂,那時只覺得非常不可思議,奎爾公園的色彩這麼的豐富活潑、建築如此的特異;而聖家堂是他投入畢生的傑作,百年的巨作,至今仍然未完成。西班牙人目前靠門票收入,預計2026年時完工,以紀念高第去世100週年。當時就覺得很感動,世界竟然有這種天才的瘋子,執著於實現自己的理想,才能留給我們許多曠世的傑作。
今天正好美術館志工想一起團購上帝的建築師~高地誕生165年展的門票,並且有專業的志工幫我們導覽。當然要再去看看,雖然我聽完,對許多建築的原理還是一樣霧煞煞,但還是決定記錄下來,希望一次比一次更了解、更清楚、更懂得去欣賞這些曠世傑作。
高地生平
高地的建築,大部分已列為世界遺產(黃色部分)
高地的建築靈感幾乎都來自自然界的各種現象

高地名言
那時候的建築師,幾乎是萬能的,什麼都要會,家具、五金.....,難怪稱為上帝的建築師。
手工門把

高地的建築
維森斯之家
據說主人是個磁磚的老闆,請高地蓋維森絲之家時,因為高第的嚴格品質要求及龜速,蓋得都快破產了,但高地都用主人自家生產的磁磚。沒想到,蓋好之後很受歡迎,所以磁磚也大賣,不僅解除破產危機,還成為〝有野人〞。
奇想屋
巴特由之家
雖然我並不喜歡這麼富麗堂皇的房子,可是能把一個故事融進一棟建築裡,我喜歡這樣的創意。而且設計得非常恰當,難怪是天才中的天才。
翻開舊照片,我竟然來過ㄟ!當年可能走昏頭了,完全沒印象,幸好有圖有證據。
米拉之家
這是主人唯一一次不滿意高地的建築,相對於對面的巴特由之家的華麗,米拉之家確實顯得寒酸,主人更宣稱陽台的欄杆是利用回收的廢鐵料做的,因此告上法庭。
特瑞莎學院
只是利用拋物線的原理,卻能蓋出現線條簡潔又典雅的建築

柯隆尼亞小教堂

對當時沒有3D繪圖、沒有精密的儀器,高地靠自己的能力與實驗不斷的突破建築的極限。柯隆尼亞小教堂雖然沒有蓋完,但當時研發的技術,為聖家堂奠定了方法。
先做好模型,拍照後倒過來,就知道一個圓頂需要多少根柱子來支撐

奎爾館上面的每根煙囪都是一樣精美的藝術品。

奎爾公園
建於西元19001914年,原是設計成私人花園的住家社區,高第以高低起伏的地形為本搭配了蘑菇、糖果屋和七彩大蜥蜴的童話趣味,是高第最多彩多姿的作品之一,但當時並不受歡迎,所以只蓋了兩棟房子,一間是樣品屋;一間高地用自己的儲蓄買下。1923年變更為公共公園。

今天透過解說又多了解高第建築設計的奧妙之處。在這美麗的波浪椅平台下是市集所在地

而波浪椅平台所收集的雨水,再由這隻變色龍嘴中噴出,造景美觀又善用資源。

聖家堂
當年去聖家堂時,就被教堂的雄偉壯觀給鎮住了。高塔、柱子、透過光折射的花窗、雕刻........,那瞬間,早知道這不是我的〝魚〞智商所能理解的。今天更驗證了這個事實,雖然我很用心聽,可是還是一知半解。


柱子 四個面的長方體透過旋轉變成16面,甚至32面、64面,增加支撐力。好像一棵大樹一樣。


其他如:洋芋片之所以不容易破裂是利用平面轉換成曲面的效果。
聖家堂內的學校,屋頂呈波浪狀,製作的原理

建築的許多原理,真的不是我所能理解的。感謝導覽志工分享了許多,最終,我卻只能說對於這麼偉大的曠世巨作我還是站在欣賞的角度就好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